不同牌号的低钠硅溶胶有什么区别?
硅溶胶为乳白色或淡青色透明溶液,基本成分为无定型的二氧化硅,分子式为mSiO2•nH2O,其中SiO2以胶团形态分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。
按工艺分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:离子交换法、单质硅水解法、电解电渗析法,酸中和法、胶溶法、聚合溶胶法等。目前国内应用多,技术成熟的是离子交换法。而单质硅水解法产品杂质含量少,粒径、SiO2浓度等易控制,所得硅溶胶的均匀性好,稳定性高,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水,产品浓度较高,在浓缩时消耗的能量也就较少,适应环保和节能的趋势。因而,新上项目多采用单质硅水解法。
不同牌号的硅溶胶主要的区别是粒径大小(分为大粒径硅溶胶、小粒径硅溶胶)和pH值(分为酸性硅溶胶、中性硅溶胶、碱性硅溶胶)。
另外,还根据其纯度(金属离子含量)、浓度、稳定离子类型(如Na+、K+、NH4+)等进行区分。另外,还有一些特殊规格的硅溶胶,如:①表面改性硅溶胶(通过有机物包覆或无机离子杂化);②有机分散硅溶胶(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有机液体分散液);③阳离子硅溶胶(将硅溶胶粒子的表面由负电荷改性为正电荷),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