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制备硅溶胶的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和硅粉水解法(烷氧基硅烷水解法)。
离子交换法: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硅酸钠中的大量杂质,通过催化聚合形成粒径不同、硅含量相同的硅溶胶。
硅粉水解法:通过硅粉、水和催化剂在高温下反应,形成不同粒径、相同硅含量的硅溶胶产品。
烷氧基硅烷水解法:通过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烷氧基硅烷,合成不同粒径、不同硅含量的硅溶胶。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的改性硅溶胶。
在低钠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中,离子交换法和硅粉水解法应用广泛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硅烷水解法、大粒径、高浓度、高纯成为硅溶胶制备技术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。在化学改性过程中,金属改性、有机改性和有机硅溶胶的制备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。
注意事项:
碱性普通硅溶胶粒径为8-30纳米,硅含量为30%,pH为8-11,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但是,硅溶胶是一种胶体溶液,在ph值6-7时不稳定,容易凝胶。
当温度低于0℃时,凝胶化速度较慢。硅溶胶的储存温度一般为5~40℃。
当加入大量强碱和强酸时,高浓度的硅溶胶会导致产品逐渐凝胶化。
当硅溶胶在高温下长期贮存时,其稳定期缩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