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钠硅溶胶的使用是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课题。铸造壳体的表面光洁度直接决定了铸件的表面光洁度,而背层的强度决定了整个铸造壳体的强度。因此,背层与面层是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的。
1.材料的比例。由于背面层通常有四层,所以有必要计算出一个良好的材料比例。通常背面一层的低钠硅溶胶与锆石粉或莫利粉的比例与表面层相同,背面二层开始降低低钠硅溶胶与莫利粉的比例,通常控制在1:2,而第三层和第四层应控制在1:1.5。我们的工程师在低钠硅溶胶粉液比匹配实验中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,认为这种粉液比可以更好地完成壳型铸造。
2.预湿。表面层干燥后,为了使表面层和背层更好的结合,二层背层要预湿,通常采用低钠硅溶胶原液预湿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3.干燥时间。后面和上面两层都很干燥。干燥过度容易造成表面开裂,形成铸件缺陷,干燥不彻底,低钠硅溶胶壳容易滞留水分,高温时喷射钢水会爆裂。因此,控制干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。一般情况下,随着壳层的增加,干燥时间会越来越长。后一层不少于6小时,二层不少于8小时,第三层不少于12小时。
4.温湿度控制。与面层相比,背面层要求温度和湿度变化更大,但温度应控制在22-26℃,湿度应控制在40-60%。良好的温湿度协调能使低钠硅溶胶壳干燥更加均匀。
5.风量控制。低钠硅溶胶铸造壳体的背层与表面层不同。加风可直接干燥后层,风速可控制在6-8m/s,可提高干燥速度。